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严厉打击农村地区制售侵权假冒食品等违法行为,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2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决定从即日起至3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制售侵权假冒食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围绕影响农村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整治的重点对象:农村食品“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商场超市、生产加工单位、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医疗机构周边、校园周边等生产经营主体及农村集市、食品批发零售市场等。整治的重点品种: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种。整治的重点违法违规情形: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字号、名称、包装、装潢的食品;制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食品等。 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行动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实行周督查、周报告工作制度,市局组成10个督导组,分别由县级干部带队,采取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每周深入分包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跟踪问题隐患整改落实,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全面清理规范主体资格。严厉查处取缔制售侵权假冒食品,非法添加或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 “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重点治理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农村庙会等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依法取缔一批经多次督促整改仍无法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农村食品销售主体。 三是大力开展假冒侵权食品排查整治。严格落实 “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抽检力度,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查明来源去向,追根溯源,依法处置到位;严厉打击擅自使用他人包装、装潢制售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劣质食品回流市场的违法行为。对拒不停止生产经营侵权假冒、劣质食品,并弄虚作假再加工、再销售等违法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 四是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加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普及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常识,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鉴别侵权假冒食品的基本方法、依法维权的基本程序,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抵御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通过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提升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有效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和舆情事件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