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饮品店水果“新鲜、现切”?
——可能用的是烂水果 5月19日,据“杭州1818黄金眼”报道,有水果卖场营业员爆料:本应销毁的烂水果流入市场,进入茶楼、酒店和冷饮店…… 之前,曾有记者卧底某“网红”饮品店,发现店员不洗手切水果、手挤茶包,连店员自己都直呼恶心。 店里摆放了很多新鲜的水果,其中芒果看起来十分诱人,但它们只是摆设而已。真正用来榨汁的是下面这些发黑的芒果! 店员将发黑的地方剔除,剩下的用来榨汁。记者质疑这些芒果还能吃吗?店员还辩解说能吃,“它没有坏的那种味道……” 网红餐厅装修文艺有格调?
——可能卫生不达标 去年7月,多名食客在一家名为“一笼小确幸”的网红餐厅就餐后出现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的症状,经职能部门的调查,主要是因为该店中央厨房超过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时食品,也就是卫生不合格导致。随后,“一笼小确幸”在上海的11家店面被责令全部停业整改。 “仰望的包角布”被誉为煎饼果子中的爱马仕,消费者曾为之疯狂排队。2017年11月,上海长宁区市场监管局证实,“仰望的包角布”门店出现鼠患,该店存在老鼠粪便等痕迹,后来被责令停业整顿。 还有上海市网红面包店Farine使用已发霉的过期面粉,浙江诸暨网红火锅店“川谱串串香”与“幺妹火锅店”老板使用“地沟油”,韩寒的“很高兴遇到你”先后传出餐厅欠供应商货款,涉嫌无证经营被相关部门罚款,餐厅后厨出现食品卫生问题等。 人人追捧、打卡必吃?
可能菜品味道hin一般 网红餐饮店的食物真的好吃吗?这是小编一直想发出的疑问。 事实证明,很多网红店重营销轻品质,难逃“难吃”“价格贵”的诟病。 比如“赵小姐不等位”,靠包装炒作一夜成名,但菜品口味越来越差。去年11月,赵小姐不等位上海虹口龙之梦店、长宁龙之梦店、静安长乐路店3家全部关闭,一同创立搭售的“高跟鞋73小时下午茶”也随之淡出视野。 “水货餐厅”自诞生之日就成为餐饮界的网红,“全国首创美式无餐具餐厅”噱头博的不少眼光,然而有消费者表示,在“水货餐厅”所点的套餐中,除了蔬菜沙律,其他菜品的口味都比较重,尤其是“麻辣虾蟹贝”,可谓重油重辣,当中的海鲜产品多半已经吃不出食材原有的味道,也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但是通过品尝,能感觉到海鲜食材并不是很新鲜。 网红店遍地开花?
——你打卡的店可能是山寨的 目前许多“网红店”采取的均是“加盟模式”,一些网红餐饮店火爆之后,在产品、资金、管理、服务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赚快钱”诱惑而大量开店,盲目扩张产业。为了蹭上网红经济的红利,甚至还有出现山寨的情况。 就拿开头的鲍师傅为例,在北京易尚发布“道歉声明”后,鲍才胜旗下的“鲍师傅”也在微博上发布声明,称雇人排队的所谓“鲍师傅”糕点店是山寨侵权店,并非其公司旗下门店,目前所有门店均为直营店。真假鲍师傅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据悉“鲍师傅糕点Pastry”属于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工商局资料,其持有的商标为“鲍师傅”三个汉字,不带任何前缀或头像,而找人排队的易尚持有带人头商标。


——可能是无证经营 盒子实验室是一家专门制售盒子蛋糕的淘宝店,2013年在南京开业实体经营,2017年转向淘宝店。之后,经过许多网红博主的推荐,盒子实验室成为售卖盒子蛋糕的“大网红”,每月销售上万个蛋糕。 “盒子实验室”之前的淘宝店 今年3月,有消费者称吃了之后拉肚子,并质疑该店上传假证、超范围经营。随后,淘宝官方决定对盒子实验室封店,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责令该店停止经营行为,并对其立案调查。 网红餐饮需要针对性监管 2017年,一大波网红餐厅接连倒闭。水货、小猪猪在郑州、深圳相继闭店;红遍健身圈的“色拉日记”宣布停业;未开业就先红的kuma cafe,在魔都刚过试营业就被吐槽;“元老”级的雕爷牛腩、黄太吉,更是泯然众人矣…… 在冷静思考以后不难发现:这些网红餐厅所犯的错误其实落脚点还是在产品和服务这种餐饮基础问题上。红了之后迅速扩张,企业管理者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环节上,甚至为了谋取利益,在采购、制作等环节上降低成本,忽略食品质量和安全。 网红餐饮走红、受到推崇的根本原因是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在这方面“网红餐饮”是餐饮业态的一种创新。“网红食品”不应成为创新的制约,但食品、经营安全的底线不能放松。 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能性相对较大的网红店,则更要放在监管“显微镜”下,作为重点排查监管对象来对待。整治“网红店”生产经营乱象,重点检查是否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卫生许可。 网红餐饮店自身也应该增强自律,苦练内功,将颜值与实力齐抓在手。唯有沉下心来钻研菜品,踏踏实实提升品质和口味,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才能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