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这项功能大家几乎每天都会用到,而智能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放置方式通常分为前置指纹和后置指纹,少数手机也会将指纹识别模块放在侧面,现在还研发出了可量产的屏内指纹识别的手机。与智能手机类似,智能锁在指纹识别模块放置的区域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智能锁也因为指纹识别模块的不同,在使用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统计和分析一下智能锁指纹识别模块放置位置的类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先从比较常见的说起:
指纹识别模块独立暴露在外
这种智能锁是之前比较普遍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因为厂商会将指纹识别作为一个销售的特点告知给顾客,而有些顾客看到了指纹识别这种“高科技”以后就会有掏钱购买的欲望。不过和带有指纹识别模块保护盖的智能锁比起来,少了一个需要开盖的动作,还是比较方便的。
优点:伸出手指就可使用指纹识别,并且不挑手指
缺点:对指纹识别模块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外观不是很美观
指纹识别模块独立有保护装置
如今很多厂商都意识到了指纹识别模块比较脆弱,于是在指纹识别模块上加了一个保护盖。有的指纹锁则将整个输入面板都用一个滑盖盖住,这样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密码面板等都可以在同一个保护盖下隐藏。既能对这两个比较脆弱的部分进行保护,也可以在关闭滑盖后让智能锁整体看上去更加整洁。
而滑盖设计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在进行识别时需要双手操作:一手打开保护盖,一手进行指纹的识别或者密码的输入。并且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给开启的滑盖留出一定的空间。而且滑盖属于机械部件,使用寿命也要有所顾忌。
优点:延长了指纹识别模块的使用寿命,外观可以设计得更加简洁
缺点:需要双手开启,占用空间较大
指纹识别模块隐藏于把手转轴处
很多人都在寻找智能锁中指纹识别识别模块最方便的放置方式,实际上这种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因为这种位置通常是在人手握持住一个物品(比如门把手)时的一个固定位置。将指纹识别模块隐藏于把手转轴处,就会使得在手握住门把手时,很自然的将拇指按压在指纹识别模块上,从而可以直接转动门把手进行开门的动作。
不过这种指纹识别模块放置的方式也有缺点,比如说由于指纹识别模块仅能通过某一侧手的大拇指进行解锁,用其他手指开门会非常别扭;右开门的锁对左撇子不友好;指纹识别模块没有保护装置;门把手被破坏后指纹无法使用等。不过这种指纹识别模块放置的方式确实是可以在最自然的体验下进行指纹识别。
优点:进行指纹识别时姿势非常自然
缺点:用其他手指进行识别比较别扭,指纹识别模块缺少保护
上面三种指纹识别模块放置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而除此以外,很多智能锁厂商也在隐藏指纹识别模块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创意。比如说因为网红智能锁而火爆的推拉式开门方式,就有厂商将指纹识别模块隐藏于推拉式把手的后面,这样既隐藏了指纹识别模块,也可以在识别后立即开门,并且并不挑手指,左右手都能很方便进行解锁。
还有很多智能锁在开门方式上就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些厂家会将自己的智能锁直接套在锁芯的两侧,在开门时只需像拧开球形执手锁一样进行转动,就可以顺利开门。而指纹识别模块就隐藏在门把手上,握住门把手时即可进行识别。
智能锁将开门的方式从钥匙转化到了指纹和密码,使得住户将钥匙“随身携带”,无需再担心丢失的问题。而智能锁厂商在设计时也会不断优化人们的开门方式,让住户可以更加自然方便的开锁,等以后面部识别等非接触式识别方式普及以后,开门方式将会有更多的变化。
加盟智能锁,可联系:13776707741。了解更多智能锁功能模块知识,敬请关注五金圈(http://www.5jinquan.com/)。
扫码加入五金人自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