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藏高原龙羊峡养殖场运用专业工业化科技养殖淡水三文鱼,已占据国内三文鱼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新闻引发关注。网友们就“淡水三文鱼”的身份展开激烈争论,有人指出,所谓“淡水三文鱼”其实是虹鳟鱼,体内含有寄生虫,生吃风险高。虹鳟鱼是什么鱼?它和深海三文鱼有什么关系?大众还能安心吃刺身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5月21日,本报曾对“辣条”含多种添加剂进行过报道。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昨天,扬州市食药监局公布包括“辣条”在内的儿童食品抽检结果,多个品牌被检出含禁止添加的防腐剂。
5月31日,针对市民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记者从兰州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兰州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过程中,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市的蔬菜每年都接受农业部和省上的监督抽检,苦水玫瑰、兰州百合、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质量保持在99%以上。
5月31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获悉,随着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的归案,一起特大制售兽用假药案被成功破获,查扣库存涉假兽药近5吨,涉案总价值500万余元,涉及20余个省市,涉案人员25人,其中14人因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被刑拘,8人被批捕。
端午节快到了,买咸鸭蛋的市民多了起来。然而最近几天,3个关于“假咸鸭蛋”的视频在黄石网友中热传,很多人将信将疑。有市民称买到假的咸鸭蛋,也有称卖假蛋的商贩已经被抓了,更有人拿出小作坊“造假蛋”的视频,以印证确实有“假蛋”存在。昨日,东楚晚报记者来到黄石港区食药监局,多方调查视频的真实性,最终确定传言并不属实。
25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外公布《关于征集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成员单位的通知》,拟组建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并面向具有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相应研制和应用能力的机构征集协作组成员单位。
日前,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发布的《2017年全球葡萄酒业发展和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葡萄酒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居全球第五。2017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为1.79百万千升,同比增长3.5%,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7%,葡萄酒进口量为7.5百万千升,同比增长17.1%。
5月8日,有市民投诉一家企业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对此,三亚市多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发现三亚仁青益寿中医文化研究有限公司存在擅自以不真实名称对外销售商品的违法行为。三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5月31日,记者从湖南新田县食药工商质监局获悉,自5月21日起,该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周的冷饮、饮品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为全县60余家冷饮加工、销售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进一步加强冷饮市场监管,确保市民买到安全放心的冷饮。
5月28日下午,某视频网站发布小龙坎火锅“老油反复用”的视频,反映小龙坎火锅部分门店存在使用回收火锅油为原料再次加工,以及拖把和餐具混洗、涉嫌使用变质食材等食品安全问题。该视频发布后,迅速成为网络热搜话题。鉴于小龙坎火锅属于四川品牌,总部位于成都,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省、市、区三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动,迅速对该事件展开调查。
近日,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印发《云南省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安排部署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突出解决食品安全难点问题、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等10项重点工作。
网传淡水鱼生吃容易导致寄生虫,这令“谈虫色变”的网民撕开了舆论场。尽管广东人以“敢吃”著称,这次的“三文鱼之争”也撩拨了不少“老广”的神经。那么鲜美的三文鱼刺身,我们还能继续吃吗?南都记者采访了不同的鱼类专家,并走访了黄沙海鲜市场以及商超、日料店等地方,试图通过从科学出发,回归常识,给消费者一个公正的指引。
未来三天京城气温直逼35℃+,夏天喝冷饮还是喝热饮好又成为争论焦点。近日,一篇名为《请不要以爱的名义给他喝热水热汤》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文章中称喝超过37℃的温热汤水会导致人的体质变差,还有可能会发展出各种慢性疾病,轻则上火、重则生出热毒……对此,专家表示并不正确。